不進行近似查詢,商標咋就都被駁回了?
2021-08-05 16:07:51
如今,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商標申請量和注冊量逐年大幅增加,如1983年商標注冊量2萬件,1993年增至13萬件,2003年則達45.2萬件,2008年就有69.8萬件,最近幾年更是一直以每年10萬件的速度增長。因此,申請商標注冊的難度和風險也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商標注冊的成功率,降低風險,注冊前進行近似查詢與判斷很必要。
所謂商標近似查詢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親自或者委托商標代理人到商標注冊機構查詢有關商標登記注冊情況,以了解自己準備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與他人已經(jīng)注冊成功或正在申請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程序。盡管這是非強制性的程序,但卻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因為申請商標的在先查詢,可以有效地提高申請注冊的成功機率,減少盲目性。一般意義上,商標申請周期為一年左右,如若盲目行事,一旦駁回難免會給申請人造成時間和成本的雙重損失。因此,商標的在先查詢可以大大減少盲目費用的支出及為順利注冊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
那么,如何進行商標近似的查詢呢?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一、可以到商標局營業(yè)大廳去辦理商標查詢手續(xù),只是這種查詢途徑是需要收取費用的,中文商標60元,英文商標100元,圖形商標120元。
二、可以委托商標注冊代理機構代為查詢,這種商標查詢途徑一般是免費的,還可以有比較專業(yè)的代理人對查詢結果進行評估,給予專業(yè)的注冊意見或建議。尤其是像萬事惠這樣連續(xù)10年榮獲全國商標代理量第一的集團,更是商標近似查詢的“終結者”。
三、還有一種就是申請人自己可以通過登錄“中國商標網(wǎng)”,輸入相應的分類號及內容進行查詢,只是在商標查詢過程中無法判定商標是否構成近似。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商標查詢只能對已經(jīng)錄入數(shù)據(jù)庫的申請和注冊的商標信息進行查詢,因為工作流程原因,數(shù)據(jù)庫中的錄入信息是有滯后期的。從一個商標遞交申請通過書審,收文,掃碼,再到受理,錄入能在商標局的數(shù)據(jù)庫中顯示其信息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的,其大概的時間一般為4至6個月。其間新近申請的一些商標信息是查詢不到的,這個查詢不到的空白區(q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盲區(qū)。
那么,在商標存在查詢盲區(qū)的情況下,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商標申請的成功率呢?這就需要進行商標的近似判斷。商標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文字商標、圖形商標、顏色商標以及組合商標等。而中文商標是日常生活最常見的,也是很多商標申請人最為之頭疼的商標種類。接下來,小知就以中文商標為例,講解一下如何進行商標近似判斷:
首先,所謂近似是有范圍的,商標近似是指商標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申請的近似商標會被判定為近似。所以在進行商標查詢之前,首先要確認具體的商品或服務項目,商標分類共45個大類,每個大類里都有若干類似群,每個類似群里有很多商品或服務項目的選項,在一個類似群里的商品或服務是類似商品或服務。當然也會存在一些跨類似群近似的商品,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接著,簡述幾種簡單的判定中文商標近似的方法:
1.兩個以上中文漢字相同,只是排列順序不同的會被判定為近似,如:安途-途安,互為一對近似商標。
2.三個以上中文漢字,僅個別字不同,且該文字顯著性較弱的會被判定為近似,但這也分幾種情況。如帕爾斯-帕爾特,則會判定為近似商標;又如電老虎-電飛虎,這一類的商標則不會判定為近似,因為其整體表達的含義有明顯區(qū)別。
提示:當遇到兩個字的商標出現(xiàn)近似情況時,則可以在前面加一個字,但注意這個字不能是表示顏色、商品特性的詞,如太陽,在前加一個“紅”字變成“紅太陽”,這樣依然會被判定為近似。
3.文字商標,僅表示位置和經(jīng)營場所的詞不同,其他部分相同的也會被判定為近似,如水云軒-水云閣,就屬于近似商標。當然還有顯著性較弱的詞,如世家、世紀等,只要與這類詞組合的其他部分是相同的,都屬于近似商標。
4.四個字組成的中文商標,前后兩個部分都可以分別成為一個整體,且在查詢時都分別有人單獨注冊,如:“華瑞艾爾”商標,如在先分別有注冊“華瑞”和“艾爾”的,那這種商標一般情況下會存有風險,不建議注冊。另外如果是在先只有注冊“艾爾”的,那“華瑞艾爾”通常是可以注冊的。相反,如果在先只有注冊“華瑞”的,那“華瑞艾爾”注冊時還是會有一些風險的,不建議注冊。
總之,商標申請人進行了商標近似查詢,又做過了近似判斷,那么申請成功率則可達80%,倘若還是不放心,建議把注冊商標這“瓷器活”交給有“金剛鉆”的萬事惠來做,它有14年知識產(chǎn)權增值服務經(jīng)驗,連續(xù)10年全國商標代理量第一,專業(yè)的查詢設備,一線的信息資訊,有力的解決方案,免費提供商標近似查詢與判斷,交給它你就請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