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稅就這幾招」專家談消費稅改革:若征“零售稅”稅制體系都得變
2021-04-16 16:33:29
(新京報記者李勇勇經(jīng)理李向宇)月底,司法部副部長樓繼偉表示,有必要進行宣傳
改革、完善消費稅制度,改變政府機構與地方政府的財政關系,建立權責與支出法律責任相結合的制度。據(jù)司法部的研究人員稱,
消費稅和資源稅有望再次改革,消費稅將成為地方一線稅種。剛才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信息化
《關于試點項目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到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項目管理和專項任務,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xiàn)代金融體系的一系列稅收試點項目。然而,如何改革消費稅一直受到輿論和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李煒光青島財經(jīng)大學金融自然科學系主任、客座講師訪談
朱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經(jīng)濟發(fā)展與商務學院講師
公共政策天河網(wǎng)絡與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上海)創(chuàng)始人龔成宇
如果征收“零售稅”,整個稅制將不得不改變
1.新京報:中華民族現(xiàn)行的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中設立的稅種。目標是為了規(guī)范產(chǎn)品結構而合理避稅。在這些措施上,引導消費者走向并保證國家征收的稅收。消費稅大部分支付給原材料、制造、出口三個項目,對商家征稅。一些專家建議,消費稅的一部分應該從制造項目轉移到零售項目,由地方政府征收,以鼓勵地方政府做好消費市場的公共服務。國外大多實行“消費稅”。和國外一樣嗎?
朱:許多國家都征收消費稅。比如加拿大,州政府沒有稅率這樣的一般消費稅,但是每個州都有消費稅,是消費稅的一種。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法律,不同。這是地方稅。與加拿大不同的是,澳大利亞州政府有一個叫GST的一般消費稅,也就是貨運和勞務稅,本質上是一個稅率,而且稅率極低,只有5%;每個省都有PST,就是省消費稅。澳洲還在推行HST,也就是合并消費稅,也就是把州政府的GST和省里的PST合并成一個稅種。合并后,聯(lián)邦政府的GST稅基將成為省級消費稅的稅基,不同稅種將用于分稅制。比如州政府是5%稅,安大略可以征收7%,二加是12%,這就是分稅制。這個辦法不錯,還是可以用人為因素搞個地方稅。
2.新京報:合理避稅。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外國和外國的“消費稅”都不是一個基本概念。
朱:你看加拿大和澳洲的消費稅,是一般的消費稅,而我國的消費稅是特殊的消費稅。有一種觀點認為,消費稅應該改為地方稅,也就是改為零售稅,也就是對零售節(jié)目征稅,因為如果只生產(chǎn)和征收,可能有些地方?jīng)]有稅,而零售在每個地方都會有。加拿大每個州都是零售稅。消費稅如果轉為零售稅,會涉及銷售政府和制造政府之間的個人利益分配。在制造地,只能付款。按照中國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至今的財政支出再分配規(guī)則,地方政府雖然拿不到消費稅,但可以拿25%的稅率,城市維護建設工程稅等地方來收費,所以會有高科技的原因。但是如果消費稅變成了零售稅,還是會有這個質量,可能是個難題。會引起地方政府行為的改變,會對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什么樣的負面影響,很難只評估風險。
李煒光:只是今天提到的零售稅不再是以前消費稅的基本概念了。
龔成宇:如果開征“零售稅”,整個稅制就得改變。
改變“零售稅”,劃分有關機關和地方的權責
3.新京報:是指國外大部分國家采用“零售稅”,從國外合理避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稅種。肯定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那么該怎么做清楚呢?
李煒光:有必要參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做法。東部周邊地區(qū)繳納的部分稅收應該留在那里。
朱:還有一個必要,就是通過機構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
龔成宇:說到轉移支付,只是地方轉移支付的序數(shù)從六八十年代分稅制以來就沒變過。據(jù)了解,東部序數(shù)很低,轉移支付不是以人口為基礎,而是以序數(shù)為基礎,這是個難題。
4.新京報:到目前為止,中華民族的消費稅征收中,政府機構和地方政府是什么關系?
李煒光:中華民族的大企業(yè)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但他們的產(chǎn)品不僅銷往西部,還出口到全省各地。但是我們的稅制是流轉稅,流轉稅也實行共享稅,政府占很大一部分。這樣一來,合理避稅只是幾招而已,東方并沒有受益。它要花錢買西方的產(chǎn)品,卻是西方受益,東方只出錢。
朱::是的,比如說,一個東方人來天津買的。好像是給天津交的稅,天津政府拿了很多錢,負擔畢竟是外國人承擔的。這是個問題,因為當?shù)厝讼硎懿坏教旖蛘峁┑墓檬聵I(yè)。
5.新京報:也就是說容易導致繳費不等于公用事業(yè)費的問題?
李煒光:但基本上,公用事業(yè)應該是平均分布的,全省分為東西部的城市和村莊。后來的國際標準可能更低,但似乎應該建立這一點,因為政府在分配財政資源時應該適當?shù)刈鲞@些事情。
說金融體系簡單,只是分享金錢的問題。有必要在新憲法和立法中明確規(guī)定各級政府的基本公用事業(yè)。但是今天的立法比較模糊,新憲法比較抽象,其他立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各級政府必須做什么,所以次要問題往往成為主要問題。今天討論金融體系,是他們自己的個人利益。如何制定和改變一些政策只是很具體的。自然資源應該圍繞其公共責任來轉動,所以在這個難題上找出邏輯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有增加或減少合理避稅的規(guī)則
6.新京報:香港人珍惜的問題可能更好。消費稅征收方案后移后稅率會慢慢提高嗎?
李煒光:當然。有時候政治宣傳的現(xiàn)象不一定和其具體的減稅視覺效果一樣,在某些方面應該有非常獨到的解釋,讓納稅人覺得稅率明顯偏輕??偟膩碚f,他們是在呼吁減稅,但是說到減稅什么,怎么減稅,討論就停了。然而,減稅應該結合收入和消費者來考慮。
朱:稅制改革要保持總體稅率平衡,差一點就要小幅下降,因為不下降就很難推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減稅誰受益,因為不同人的個人利益不同。
龔成宇:減稅的問題是按18個稅目來算的,但是不高,就是20%是稅。只是費用,比如土地增值,醫(yī)療保險,社保,罰沒收入。這些票價很多。
7.新京報:到目前為止,我可能還沒有聽說在加稅的同時應該減什么稅。
朱:稅收規(guī)則的意義是很明確的。即使有很多困難,也有很多立法和法律。但是收費的學術性差,地方政府往往發(fā)了文件就開始收費。因此,仍有人呼吁制定“行政票價法”。
8.新京報:增稅或減稅需要國際標準嗎?
李煒光:公開透明地發(fā)布和維護公平是合理避稅的唯一途徑。但是很多應該有規(guī)矩的地方,很多年都沒有規(guī)矩,有些規(guī)矩是惡規(guī)。由票價支付的人被排除在規(guī)則制定步驟之外。即使它們被透明地發(fā)布,并在沒有這種參與功能的情況下進入規(guī)則制定步驟,它們也不會起作用。所以有規(guī)則就一定有規(guī)則,要公開透明的公布。然而,最重要的是自由、民主和法治。應確立公共選擇的功能。小區(qū)內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交車費,誰受益,無權質疑和參與。
9.新京報:考慮到消費稅,如何看待這種“稅收優(yōu)先發(fā)展”?
李煒光:也許下一次改革的關鍵項目將是金融體系的語法。這不僅僅是為地方財政尋找新的總體稅種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的系統(tǒng)語法。解決任何問題的不能是技術人員,更多的是為了未來。
10.新京報:稅制改革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朱:稅制改革要從陽臺上考慮,要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稅制改革不能只講目的,要有方向、有原則、有標志、有日期,通過大改革來推動和實現(xiàn)。
龔承宇:有錢才有政治。經(jīng)濟上,外殼是確定的。第一,政府必須保證“小政府,大社會”,現(xiàn)在的“權責與財權相關”,今天的“權責與支出法律責任”是一種改變,但地方政府要管好、用好全額收入。
上一篇:「企業(yè)所得稅稅收籌劃」實習收入兩千八 為何還要交個稅
下一篇:「避稅公司」消費稅改革繼續(xù):120萬以上的豪車要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