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執(zhí)行者到管理者:團隊骨干該如何全方位提升自己?
2020-09-02 17:09:10
當公司發(fā)展慢慢步入正軌,作為早期創(chuàng)業(yè)團隊中的骨干成員,你可能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創(chuàng)造的價值沒有那么明顯了。是更進一步成為管理者,還是固步自封淪為日益壯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小螺絲釘?這取決于你下一步該怎么做。
成為管理者意味著成為領導——建立更大的團隊,應對更大的挑戰(zhàn),承擔更大的風險和責任。但無論如何,想要成為管理者就必須達到管理者應有的水平。關鍵是能夠提升自己。
除了工作技能之外,你的精力、時間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學習充電的能力、培養(yǎng)員工的方式等都需要得到提升。在本期星課堂中,我們將從 6 個方面講述:面臨身份轉變的職場骨干,該怎么度過從執(zhí)行者到管理者的角色拐點?
1、圍繞著精力來設計工作日歷
很多人都在談時間管理,但更深層次的是精力的合理分配。然而,精力并不單單指一件事情。曾服務于 Facebook 等多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執(zhí)行教練 Katia Verresen 認為,人的精力有三部分構成,三者之間相互影響:
身體精力:是你做所有的事情的基礎,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例如:我一整天就喝了一杯咖啡;我忙了一整天,只睡了 3 個小時。)
情感精力:你在任何時間的感覺——激動、焦慮、絕望,等等。它決定了你一半以上的行為和決策。
精神精力:精力的最高階段,只有當身體和情緒精力穩(wěn)定才能達到。
只有當這三部分精力相互依存,人才有可能達到 Verresen 所謂的「績效+」的狀態(tài)。在「績效+」的狀態(tài)時,這種流暢的生產(chǎn)力能讓你在更短時間內以指數(shù)級方式增加你的領導力。
但很少有管理者這么想。他們常常不顧身體,吃一些糟糕的食物,精神狀態(tài)開始下降,偶爾還會懷疑自己,甚至在下午開會討論重大問題…這一切都限制了他們的潛力。不過好在 Verresen 認為這種狀態(tài)是可以改善的。
Verresen 的方式是:審核自己一天內的精力安排——是如何安排的,為什么要這么安排,達到了哪些效果,有哪些不足。然后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重建工作日歷,并依此考慮安排大型會議和大型決策的時間和方式。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管理者至少應該從思維方式的改變做起。
2、使用「否定模板」
First Round 合伙人 Bill Trenchard 認為,CEO 和創(chuàng)始人應該更高效的利用他們的時間。例如,少花 50% 的時間在郵件上(可以利用 Sanebox 和 TextExpander 之類的小工具),大部分的會議都可以用新方式召開,構建知識體系時善用小技巧,等等。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說「不」。
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說「不」很困難。因為有求于你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jīng)幫過你一把,你需要還這份人情。但是管理者必須有自己的底線,而且不能耗費太多精力在這類事情上。
Trenchard 的建議是使用「否定模版」——用于回應那些不得不說「不」的情況。這個建議最初來自于創(chuàng)業(yè)者兼投資人 Mark Suster,并為他節(jié)省了不可估量的時間和焦慮。以下是一個通用的例子:
XX 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郵件,希望你一切都好。幸運的是,我的公司正開始擴張(或者其他什么好的理由)。不幸的是,我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你,因為我也壓力很大,有很多目標急于實現(xiàn)。希望你能夠理解。
祝好!
XX
設計模板能夠讓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更加集中,也不用每次都花費時間去回復。重要的是,還拒絕了進一步交流的可能。所以,管理者應該以真實的情況、真誠的語氣去說「不」,不要留有余地。
事實上,管理者實際上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制定幾種不同的「否定模板」,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3、避免決定障礙——創(chuàng)建不需要你的流程和結構
當 Adam Pisoni 任職 Yammer 的 CTO 時,他的經(jīng)歷簡直就是一套反面教材。Pisoni 一直很忙,忙于各種小問題確保每件事都在正常運行,以至于他根本沒時間考慮那些會對公司產(chǎn)生戰(zhàn)略性影響的事情。
這就真的危險了:作為一名執(zhí)行者,忙綠可能會讓你感到開心,證明你帶來了很多價值。但是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從這種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建立起公司的結構、流程和節(jié)奏,讓具體業(yè)務沒有你的參與也能正常運轉。
作為管理者,應該建立起一個戰(zhàn)斗的節(jié)奏——定期舉行會議,評估各部門人員的角色和責任,監(jiān)督公司距離下一階段目標的狀態(tài),規(guī)劃、考慮下一階段的優(yōu)先事項,當局勢緊張時建立一致性,反思過去的工作并互相學習。
「作為管理者,你不會總在做決定的第一線」,現(xiàn)任 Abl Schools 創(chuàng)始人兼 CEO 的 Pisoni 說,「如果你總想著快些做決定,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待辦事項。為了擺脫困境,你必須建立一個良好的結構,確保不會被各種小決定、小問題困擾?!?/p>
4、挑戰(zhàn)「何時」,使速度成為一種習慣
Dave Girouard 是「速度論」的支持者。Girouard 現(xiàn)任 Upstart 創(chuàng)始人兼 CEO,曾擔任 Google 企業(yè)應用部門負責人,曾數(shù)次見證過拉里·佩奇和埃里克·施密特是如何做決定的。
Girouard 從這段經(jīng)歷中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速度是終極武器。當所有條件相同,市場上最快的公司就會贏。速度是定義管理者的最好的特征。
他說:「我總是對很多會議見過感到震驚,會議總是會討論很多計劃和行動項目,但沒有安排到具體的時期。即使設定了日期,也通常是基于對任務需要花費多長時間的直觀理解。完成時間也沒有設定具體的時間點,而『明天』大多是默認的答案?!?/p>
這并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要現(xiàn)在完成,但對于關鍵項目,設定截止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只需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么這項任務不能早些完成?」有條理地、可靠地、習慣性地這樣問將對組織的速度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和鍛煉、健康飲食一樣,速度也能成為習慣。
5、兩個小技巧讓你從無意義的忙碌中解脫出來
Roli Saxena 在 Clever 負責很多事情:銷售、客戶支持、業(yè)務運營…在此之前,她是 LinkedIn 北美銷售負責人。她的工作往往多到令人側目:是怎么才能完成這么多任務?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后,Saxena 用了 2 個框架來消除不該她負的責任,并確保她專注于需要完成的、對業(yè)務有用的事情。
?優(yōu)先模型 :
這是 LinkedIn 管理層一直在使用的模型。正如 Saxena 所說,「我的一切任務都圍繞著這個模型」。把所有的工作內容分類到各個象限中后,她把第三象限中的所有任務都清理掉,把第四象限中的任務交給團隊中的初級成員,把第二象限中的任務分配給團隊中表現(xiàn)最好的成員,自己專注于第一象限的任務。
因為第一象限中的任務是最艱難的,通常需要深入的思考、協(xié)作、修改和解決問題。管理者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第一象限中,對自己和公司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交流模型 :
完成優(yōu)先模型評估后,你需要和其他人來分享你的決定。
創(chuàng)建三個并排的列:
第 1 列:我應該做、能夠做的事情。通常是上述第一象限中的事情。
第 2 列:說了要做但沒有做的事情。通常是第二、四象限任務的集合,也是壓力的根源。
第 3 列:不應該做的事情,即第三象限的任務。
然后,分別解釋 3 列內容,并安排好合理的解決方法?!冈谖业穆殬I(yè)生涯中,我曾經(jīng)承諾過很多事情,經(jīng)過評估,根本無法做到」,Saxena 說,「負責任的做法是重新進行評估。頻繁的溝通就是誠實的溝通?!?/p>
6、平衡內部和外部的動態(tài),更清楚地看
待自己和決策
如何和跟周圍的人有效溝通也是管理者的必修課之一。Reboot 是一家專門幫助管理者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公司,合作的公司包括 Coinbase、Lyft、Kickstarter 和 Etsy。Reboot 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Khalid Halim 介紹了他們進行溝通培訓的一個元模型:
「內部動機人員」(Internally-referencing people)根據(jù)自己的內部標準做出決策。他們的說話方式是「只有你可以決定」、「你知道這取決于你」、「你怎么認為」、「你可能會考慮」等語言,這反映了他們做決定的方式。
「外部動機人員」(Externally-referencing people)會尋求外部信息和反饋來作出選擇。他們的說話方式是「____認為」、「影響可能是」、「你會得到反饋」、「你會被批準」、「其他人會注意到」等內容。
「如果你正在和一個有內在動機的人交談,如果不提及她的親身經(jīng)歷,你實際上就不能說服她。所以,如果我和她談公司的決定,我需要說說公司之前做過的、讓她改變主意的事情?!笻alim 說,「行動將來自她那一刻的認識和回憶,而不是我對她的說服力。另一方面,和有外在動機的人交談意味著提出你應該引用外部意見作為參考?!?/p>
作為管理者,了解到這一點很重要。弄清楚對方是「內部動機人員」還是「外部動機人員」將有效增加談話時的效用和說服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星空時間(ID:Time4Space)